English

永远的好闺女

——记济宁市任城区南张镇敬老院院长杜永霞
2000-08-13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周伟 我有话说

1999年10月4日,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南张镇敬老院院长,46岁的杜永霞永远地离开了她日夜挂念的老人们。“永霞,好闺女,你是为我们累死的啊!”得知永霞走了,敬老院的老人们守在她的遗体旁号啕大哭,有的老人扑在永霞身上拉都拉不起来。这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场景,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。

“是杜院长将敬老院建成了百花园”

1993年8月,41岁的杜永霞接下了敬老院这个烂摊子。上班第二天,她就召集院内16名工作人员开始大扫除,清垃圾、除杂草、修甬道、建花园、安暖气。短短3个月,以前垃圾成山的敬老院变成有山有水的“百花园”。

为改善老人的生活条件,在政府拨款有限的情况下,杜永霞决心发展院办经济,以副养院。1994年,杜永霞和院里的老人们过完第一个团圆年,大年初二,她棉袄一脱,就带着大伙干了起来。隆冬时节,她只穿一身单衣单裤还热得满头大汗,抡镐、拉车、扒垃圾,最脏最累的活总是抢在最前面。大伙都说,“真没见过这么卖命的院长。”没出正月,10亩坑坑洼洼的荒地整平了,门外的两座建筑垃圾山搬走了,拓出成片的菜地,建起万头养猪场。当年春天,自种蔬菜不仅满足了本院的需要,还创收1万多元,肉猪出栏30多头,解决了老人吃肉问题。院东近百亩坑塘也被利用起来,里边放水养鱼,上面建起九曲桥和凉亭,不仅美化了环境,当年还产鱼1500多公斤。

就这样,敬老院副业年收入达到30多万元,全部用于改善老人生活,老人的人均供养费增加到2700多元,其中院办经济补贴1000多元,超过全镇人均生活水平。入院老人由当初的30多人猛增到107人。6年来,除正常拨款外,杜永霞没向镇里多要一分钱,把一个落后的乡镇敬老院建成了鲁西南第一个省级敬老院。老人们看在眼里,记在心上:“是杜院长将敬老院建成了百花园。”

一声声“闺女”,叫出老人对永霞的一片真情

在敬老院里,107位老人异口同声地喊她“闺女”。每天一上班,她就扎到老人堆里,帮他们捶腰揉背,嘘寒问暖。她常说:“这些老人大多无儿无女,老了,更需要亲人的温暖。我们要像老人的亲人一样,想尽办法让他们过几天舒心日子,让他们老有所养。”

杜永霞的抽屉里有一个小本子,上面记着全院每个老人的生日。不管平常工作多忙,她都亲自嘱咐食堂为过生日的老人多做两样菜,亲自给老人送上烟酒。许多老人这一辈子第一个生日是在敬老院里过的,他们感动地说:“这些就连自己亲生儿女也很难做到的事,永霞却年年忘不了。”这些年,敬老院为老人们添置了健身、娱乐、洗浴设施,成立了医务室,配齐了医务人员。凡是老人想到的,杜永霞都想到了;老人想不到的,她也替老人想到了。

1994年,苏张氏大娘瘫痪在床,杜永霞领着服务员一天几遍给她翻身擦澡,生怕她一个姿势累着。一年后老人去世,身上没有一点红肿。病危时,老人在外地的女儿赶回来看她,正巧老人拉在床上,杜永霞急忙上前一把一把地给老人擦洗干净。老人的女儿扑通一声跪在杜永霞面前,哭着说:“大姐,你才是我娘的亲闺女,我没脸喊娘啊!”

她在病床上,最记挂的仍是敬老院老人们

敬老院一天天红火起来,杜永霞的身体却越来越差。这些年,她先后组织老人查体11次,却没有为自己检查过一次。

1997年春天,杜永霞的腹部逐渐变硬,帮老人擦洗身体时,一蹲下就钻心地疼,只好跪着。7月份,杜永霞的肚子已经胀得像即将临产的孕妇。这时,正是甜叶菊收获的季节,杜永霞坚持和大家一起下地干活。她跪在地上,腿上的汗和地里的泥混在一起,每挪动一步,就疼出一身汗。大家流着泪劝她不要再干了,她总是说:“没事,等摘完这些叶子,给老人们换了钱,我再去医院。”

后来,镇领导得知杜永霞的病情,强行“停止”了她的工作,硬把她送到医院接受检查。检查结果:恶性卵巢肿瘤,引发巨量腹水。那次手术,光腹水就抽出30多斤。

化疗期间,杜永霞反应很强烈,体重从120斤猛降到70斤,但她仍时时记挂着院里的老人。地里的蔬菜是不是该收了?锅炉是不是该点火了?老人换季的衣服发下去没有?见不到老人,她就让工作人员每周向她汇报一次情况,每次都要把事情前前后后安排一遍才放心。院里张廷兰大娘患子宫肌瘤,杜永霞一听急得躺不住了,忙叫丈夫领大娘到医院检查,请最好的医生给老人作手术。就这样,她还不放心,硬是从病床上爬起来,叫丈夫带着她去看老人。当她裹着棉大衣,脸色苍白地出现在张大娘面前时,老人只哭着喊了一声:“闺女”,就再也说不出话来。

1999年10月4日,杜永霞终于永远离开了敬老院里的老人们。弥留之际,杜永霞不无遗憾地说:“我还有很多事情没做,我还想把敬老院建成国家级敬老院,让老人们生活得更好……”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